2022年6月,王清宪省长主持召开“大黄山”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研讨会,来自省内外政界、学界、业界等代表汇聚一堂,为“大黄山”发展锚定坐标、明确路径、指明方向,标志着安徽旅游特别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迈入了“大黄山”一体化发展的全新阶段。9月27日,王清宪省长又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黄山”建设工作。10月27日下午,安徽省政协“将‘大黄山’(皖南)打造成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月度专题协商会召开。
01
什么是“大黄山”
2022年2月,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省文旅厅发布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大黄山”的范围包括了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1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8.95万人。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大黄山”的战略部署,既有整合资源与品牌的考虑,也有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量,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深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重大举措。
02
如何理解“大黄山”
建设“大黄山”,要围绕休闲度假这个主题,紧扣“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这三个关键词来展开。
生态型,是“大黄山”建设的基础和本底,我们要构建的是生态型的休闲度假产业体系,它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
国际化,是市场取向,要解决的是如何面向国际、获取国际客户的问题。“大黄山”所面对的客源地,是长三角、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高端客户。
世界级,是品质的概念,就是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业态,它的品质高度要达到所对标的世界顶流水平。
建设“大黄山”,要“破除一个误区、直面两大短板、把握三大优势”:
破除一个误区,就是要破除“一提起黄山就是观光游,一提起大黄山就是大旅游”的认知误区。
直面两大短板,就是要直面“门票经济、床板经济”和“就旅游发展旅游”两大短板第一,黄山目前仍未真正跳出“门票经济、床板经济”的发展阶段。
把握三大优势,就是要把握“资源、区位、潜在”这三大优势。
03
怎样建设“大黄山”
把握两个要求
一要有“夺标扛旗”的胆气胆识。
二要有“精致精细”的态度尺度。
用好三种打法
一要运用市场逻辑赋能产业发展。
二要借助资本力量促进要素耦合。
三是打造“一带”,就是新安江经济带。
04
建设什么样的“大黄山”
省委省政府在定位“大黄山”时,用了一个十分生动形象的概念一一“月照三星,三星拱月”。“月”就是指黄山市。
一要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大黄山”。
二要打造高端人才汇聚的“大黄山”。
三要打造高端产业集聚的“大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