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宣纸作为中国造纸术的代表,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宣纸是中国传统的书画用纸,源于唐代宣州贡纸。宣纸神秘工艺所带来的“纸寿千年”,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保留了众多书画典籍;宣纸独有原料所造就的“墨韵万变”,更是推动了中国书画新风格——写意画的发展、造就了“墨分五色”的中国画独特墨法。宣纸自诞生起,就以其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薄而能坚等特点,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的追捧,宣纸也成为了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
01
描金银点金龙凤祥云朱砂笺
清 曹振镛《行书八言联》
此笺纸以熟纸为基,经过涂血丹、上银朱、矾水覆盖、晾干等程序,制成朱笺。再以泥银精工描绘祥云、蝙蝠、飞凰、腾龙、等图案轮廓,最后用金笔描绘而成。成纸色调热烈典雅、古艳迷人。
曹振镛(1755-1835),字俪生,歙县雄村人。历任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等,赐画像入紫光阁,列次功臣之首。
02
斑纹宣
清 黄士陵《篆书文词》堂幅
局部
此纸系用毛笔饱蘸米桨,均匀滴洒纸面,待渗化后用淡墨划出大方界格则成。此纸用以书法,可有烘托背景之用,古朴雅致,趣味无穷。
黄士陵,字牧甫(一作穆甫、穆父),号倦叟,别号黟山人,安徽黟县人。篆刻“黟山派”开宗大师,晚清时期书画篆刻家。
03
赤金扇面笺
明 程嘉燧《舟窗小景图》折扇面
扇面以赤金笺书写,纸上所施金粉成色足赤,厚实匀整,色泽黄暗,韵调沉稳,传世虽久,但画面依然亮润如新。
程嘉燧,字孟阳,晚年皈依佛门,释名海能,安徽休宁人。明代画家,“天都画派”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