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花鼓舞长江
来源:原创·安徽日报客户端 2023-05-18 17:55:35 责编:吕中石

5月11日晚上的长江武汉段,岸边霓虹闪烁,轮船在长江惬意游弋,江滩大舞台的周围满是或站或坐的观众,来自湖南、重庆、湖北、河南、江西、安徽的节目轮番上台,一场由文化部举办的“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中部地区(湖北)示范性巡演活动正在上演。来自安徽的节目凤阳花鼓《花鼓敲响新时代》作为压轴节目,古老的非遗动作与不断变化的队形,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与叫好。

5月11日,在武汉的江滩大舞台,凤阳花鼓《花鼓敲响新时代》压轴演出。

5月11日,在武汉的江滩大舞台,凤阳花鼓《花鼓敲响新时代》压轴演出。

5月11日,在武汉的江滩大舞台,观众观看演出。


回到2天前的5月9日,蚌埠到武汉的高铁穿越长江,坐在窗边的严淑淑拿起了手机拍摄,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长江。严淑淑的工作是小岗村的讲解员,从小学就接触了凤阳花鼓,工作后也经常给游客表演。在这个有着28名成员的团队里,都和严淑淑一样,是老师、社区工作人员、文化馆工作人员和学生等,并非专业演员,却在去年代表安徽入围了在宁夏银川举办的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广场舞决赛。一些队员多年南征北战,去过很多的城市演出,凤阳花鼓是她们爱好,传承凤阳花鼓也成为了她们的责任。

5月10日,化妆师在演出前为队员化妆。

5月10日,在武汉市洪山礼堂,队员们在排练时用手机拍摄其他省优秀的参演作品。

5月10日,在武汉市洪山礼堂,凤阳花鼓《花鼓敲响新时代》压轴演出。

5月10日,在武汉市洪山礼堂,凤阳花鼓《花鼓敲响新时代》压轴演出。

5月10日,在武汉市洪山礼堂的演出结束,凤阳花鼓的队员们与湖北的小演员交流。


近年来,凤阳县将非遗项目的传承多方延伸,在凤阳县文化馆、安徽科技学院、燃灯中学等设置了30多个花鼓培训基地及14个花鼓传习基地,在全县234个村(社区)建立凤阳花鼓村级文艺队伍,在权限范围内培训1000多名花鼓艺术骨干。凤阳花鼓的作品编创也是活力十足,多次走出安徽,成为文化交流的名片,由传统的非遗技艺,变为老百姓歌颂新生活的,唱响新时代的民间文艺。

4月28日,队员们在淮河岸边排练凤阳花鼓。

4月28日,在凤阳花鼓大剧院,队员们分组排练。

4月28日,在凤阳花鼓大剧院,队员们排练演出节目。

4月29日,在凤阳县大包干纪念馆,严淑淑为观众做讲解。

4月29日,在凤阳县小岗村的当年农家,严淑淑(左)和凤阳花鼓的非遗传承人一起为观众表演。


记者 徐旻昊 摄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2018主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皖ICP备17023592号

任何文字与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影像,侵权必究!用户须知免责声明关于我们

如有任何版权问题 请联系:ahnewsvip@163.com 电话:0551-6517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