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四牌楼街曾有一个牌楼,这个牌楼四面都有匾额,东曰福寿,西曰布德,南曰承德,北曰中和,以布德承德来体现福寿中和。
自乾隆年间,安徽巡抚部设在安庆城后,四牌楼街愈加兴旺,成为安徽省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
寻味记忆往昔
在历史上的四牌楼曾一分为二,到登云坡止,此一段为正街,称之为四牌楼。由四牌楼大二郎巷口西抵小墨子巷,这一段为附街,则另名四牌楼西街。而现在的四牌楼,特指当年长不过三四百米,宽只在两米左右“正街”这一段。
清末明初,四牌楼商业网点布局,其中“天成”、“鸿章”等绸缎庄,令时尚女性接踵而至,“万花春”、“永发祥”等花粉店,更是年轻女性的首选。还有专门做茶叶生意的,梁饮和茶庄”、“李德裕茶庄”,经营京广百货的,“王协和”、“妙林春”、“立德昌”等,为四牌楼的商业繁华,增添了不少颜色。每每向外地客人介绍四牌楼,必然会推出两块金字招牌。一是以蚕豆酱为特色的“胡玉美”,一是以精致细点著称的“麦陇香”。
四牌楼街凭借安庆当年的省会地位和得天独厚的水运交通优势,在华东地区名噪一时。
直到抗战前夕,随着战事临近,老省城繁华的商业街,逐渐萧条。抗战结束,四牌楼周边繁华的商业氛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风雨飘摇、惨淡经营。
传承焕新时光
拉近时间的脚步,目光距今,改造前夕的四牌楼街,也属安庆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茂密”之地,服装,箱包,鞋帽各种商铺林立,年轻靓丽的潮流老板,悠然自得的经营着别致的精品服饰小店。只是,跟之前的清末民初相比,少了一些繁华和味道。
如今的四牌楼街以“古街名店”为主题进行修缮改造,在保留麦陇香、胡玉美两大知名老字号之外,又引进柏兆记、吴老大牛肉面、老徽馆等脍炙人口的名店以及服饰店、阿拉呱呱、老乡鸡、豪客云莱等备受年轻人喜欢的商业,古色古香之下尽显时尚元素。(迎江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