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
孔令晖 摄
7月15日,来自安徽省霍邱县的30多名中小学生走进黟县柯村暴动纪念馆,瞻仰先烈,感受红色文化。带队老师陈云说,沿着黄山红色文化主题文物游径线路进行研学,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直观地感受到黄山的红色文化。
5月23日,黄山文物游径发布,其中包括“烽火黄山——黄山红色文化主题文物游径”。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小胜表示:“黄山开展游径相关工作已有15年,这次推出的游径,既是黄山市文化遗产资源的展示,也是近年来黄山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展示。”
黄山市拥有310个中国传统村落、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8000处历史文化遗存、百万件文书文献……黄山市自2009年起,相继推出“百村千幢”保护工程、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依据资源优势精心梳理古建筑、石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型的文物遗存60处,推出“世界遗产”“烽火黄山”“万里茶道祁遇记”等10条主题游径。其中,“烽火黄山”红色文化主题文物游径串起10多个红色景点,囊括了黄山最具代表性的红色文物遗迹。
红色文化主题文物游径的推出也是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最新探索,打通了黄山全域红色资源的整合渠道,让红色文化旅游有了更好的着力点,实现了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丰富了旅游业态。
黄山市徽州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烽火黄山”的组成部分。“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好革命文物,多维度讲述红色故事,大力推进文物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长范迎晨介绍,该馆通过充分挖掘新四军英烈的感人故事,编排创作出红色歌曲和红色微电影,既创新了红色文化传承形式,又满足了游客多元化需求。
为做好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黄山市成立红色旅游联盟,成员包括黄山市红色场馆、旅行社、研学机构和宣传红色文化的自媒体等50余家单位和个人,既有市场运营主体,又有历史研究单位,还有革命英烈后代,形成了集红色文化宣传、红色历史研究、红色旅游营销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发展链。
“‘烽火黄山’主题游径将黄山的红色文物串珠成链,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这里曾经的烽火岁月。我们还将推动沿线景区、场馆交流协作,实现红色文物与旅游的双向奔赴、融合发展。”范迎晨说。
以统一路径集中推介红色文物,为推动乡村振兴增添红色动力。作为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黟县柯村镇于2016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当地依托红色文化特色优势,加上主体游径赋能,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新业态。
目前,柯村镇陆续创作地方情景剧《红军婆》、连环画《柯村暴动》、电影《柯村风云》,同时搭建了红军大讲堂、农民大舞台等平台,开展影视展播、情景剧演出等文化惠民演出;梳理柯村红色历史故事,开发“当一天红军”“重走红军路”等特色活动;依托党性教育、耕读教育等内容精心打造柯村红色教育营地,开发游学融合的教育旅游产品,2022年吸引了20余家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来到柯村开展红色研学、党员教育活动,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同比增加近30%。柯村镇还大力探索村庄市场化运营,引导竹柯旅游投资建成拓展营地,引进市场主体合作运营村庄,整合红色场馆、退耕还林地、河道滩涂等,发展乡村旅游。“全镇实现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双轮驱动,旅游市场也从以前‘七一’前后的短暂‘火’,逐渐发展成现在的长期‘热’,产业兴旺,富民强村。” 柯村镇党委副书记陈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