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临涣培乳肉
来源:淮北新闻网 2023-09-01 10:09:44 责编:吕中石


“大鼓一敲开了言,我给客官唱一段。浍水岸边淮北南,有座古城叫临涣。”在安徽淮北濉溪县临涣镇一个茶馆里,淮北大鼓书《临涣古镇》吸引了很多爱听书的人。临涣人爱喝茶,也爱美食。要说美食,当地人一定向您首推临涣培乳肉。

安徽省历史文化古镇临涣位于淮北市濉溪县南部,悠悠涣水从古城南面流淌而过,临涣因此而得名。

浍河,是淮河支流。临涣镇又被称为浍水明珠,它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春秋战国时期为宋国的边陲,是通往楚国的门户,后历经唐宋明清,设过郡、州、县、镇。

临涣古镇(图源:淮北市文化和旅游局)

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人介绍说,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和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也在影响着临涣的饮食文化,使得临涣美食口味丰富、品类众多,在众多的临涣特色美食佳肴中,临涣培乳肉堪称一绝。

临涣人对培乳肉情有独钟,常常是未说先馋,闻味流涎。临涣人大多都会制作培乳肉,现在更是临涣街上各家饭店不可或缺的一道招牌菜。

“闻得培乳肉儿香,神仙也要下天堂。”临涣培乳肉又称腐乳肉,以其香浓、味醇、滋补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临涣镇双林农家乐老板娘孙兰介绍说:“材料为本地猪,选择优质的五花肉,辅料呢,是咱临涣的那个豆腐乳,取其汤汁为辅料,五花肉与培乳汁搅拌,腌制半个小时以后,肉皮朝下,放入那个碗中,上蒸笼蒸制一个半小时,取出以后,翻扣在盘中,即成培乳肉。”

培乳肉以肉皮鲜嫩、晶莹酥软、色泽鲜艳、软糯不腻而驰名,它比红烧肉更细腻,入口即化;比起精肉,培乳肉吃起来更有软嫩的感觉,尤其是它特有的豆腐乳的酱香味儿,在嘴里回味无穷。

细微之处体现着美食的精致,培乳肉的形成却是一种偶然,据史料记载,1860年(清朝咸丰10年),酱菜名家潘恒广为逃避战乱,来到临涣镇,在制作酱菜过程中,他发现使用临涣浍河岸边古回龙泉水泡制的酱菜,味道更加鲜美,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一次偶然的机会,潘恒广使用酱菜汁烧制五花肉,更是别具风味,后经反复改进,终于制造出著名的临涣培乳肉。

临涣人大多都会制作培乳肉。当地人作诗赞曰:临涣古镇三千年,涣水悠悠四名泉。培出美食堪称绝,乳香九州四海传。临涣镇双林农家乐老板娘孙兰介绍说,逢年过节,临涣人会把培乳肉送给亲朋好友,在外打拼的游子也会线上订购几份,聊以慰藉思乡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临涣培乳肉声名远扬,成为淮北地区百姓餐桌和游客的最爱,成为临涣街上各家饭店不可或缺的一道招牌菜。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人介绍说:“以培乳肉为代表的特色美食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游客的‘回头率’。下一步,我们将深度挖掘濉溪特色美食文化内涵,打造濉溪美食文化品牌,进一步提高濉溪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濉溪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人介绍说,临涣镇有着千年历史,曾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乡镇”等荣誉称号。来到古城临涣,有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千万不要错过:一处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第二个就是临涣古城墙,这个古城墙是春秋战国时期夯土城墙,相对比较完整。

来到临涣游玩,“不能晚来,更不能早走”,迎着早晨的太阳,在茶馆里喝一壶棒棒茶;守着夜市里的烧饼炉,等一口刚出炉的烧饼;到濉溪县双林雅苑大酒店去吃上一块培乳肉,那是何等惬意。

临涣古镇茶馆(图源:淮北市文化和旅游局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2018主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皖ICP备17023592号

任何文字与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影像,侵权必究!用户须知免责声明关于我们

如有任何版权问题 请联系:ahnewsvip@163.com 电话:0551-6517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