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相辅相成,新时代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离不开优质文化资源的赋能。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大地孕育出三大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这些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境界宏阔,是安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加快文旅融合步伐。黄山与徽州文化,天柱山、九华山与皖江文化,八公山与淮河文化等,山因文显,文以山传,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相得益彰。博物馆、文化馆、名人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参观、研学,人气火爆。“十三五”期间,全省旅游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万亿元,旅游人均消费首次突破1000元,旅游强省“五个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有效推进,建成一批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新兴业态、特色商品和领军企业,文旅产业对住宿、餐饮,民航、铁路客运业等贡献超过80%,文旅从业人员占全省就业总人数的10%以上。其中,4个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合肥、芜湖入选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这是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后,我省出台的高规格政策文件,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思路和举措。
深化文旅融合,照亮“诗和远方”。一个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彰显徽风皖韵的美丽画卷,正在江淮大地徐徐展开。(张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