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霜降已至。夕阳西下,阵阵寒意逐渐笼罩黄山之巅。
在傍晚一抹橘色的天际线中,平天矼瞭望哨的灯亮了。
傍晚6时许,光明顶西侧。在海拔1810米的平天矼瞭望哨,防火小队队长秦志平披上一件外套,独自走到岗哨外的岩石上,拨通了女儿的视频电话。
秦志平在黄山上一边眺望家的方向,一边与女儿打视频电话。
“闺女,猜猜我在哪?我在山那边看着你呢!”秦志平慢慢调转手机镜头,扫过远处山脚灯火流动的小城。
“爸爸,我也想你啦!哈哈!”女儿给秦志平说起今天学校里的见闻,父女俩爽朗的笑声,久久回荡在群峰之间。
为了山上的一草一木,秦志平只能暂时用这种方式,表达他对女儿的思念。
平天矼瞭望哨海拔1810米,始建于1991年,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也是黄山风景区视野最开阔、责任最重的瞭望哨。
工作之余,秦志平会走到瞭望哨旁的岩石上,远眺黄山市黄山区。
黄山风景区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项桂冠于一身,保存着华东地区最完好的中亚热带花岗岩山地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种类2300多种,其中包括黄山栎、黄山花楸等以黄山命名的植物34种,森林覆盖率98%以上。
防火小队负责管理区域内的护林防火、资源保护、古树名木管护、环境监管等工作,巡护路段总长约3.5公里。
深秋的黄山,五色纷披,灿若图绣。这棵火红的黄山花楸是平天矼瞭望哨巡护范围内的重点保护对象。
“防火,每天都是从零开始。”秦志平说,入秋以来,天干物燥,落叶增多,黄山风景区森林防火等级提高,他和4名队员,必须保证24小时轮班在岗。
瞭望哨内,林火监控自动报警系统高速运转,3个360度旋转的红外摄像头,覆盖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每当出现火情报警,值班队员都需第一时间聚焦报警地点,并且立即排查上报原因。
平天矼瞭望哨实行林火监控自动报警系统与人工瞭望相结合的方式。防火小队队长秦志平和4名队员,24小时不间断监控瞭望。
“监控系统感应灵敏,有时太阳直射某个屋顶,反射的光温度过高也会触发报警。”秦志平坦言,尽管已在瞭望哨工作7年,但每当警报响起,他还是会保持高度警惕,丝毫不敢有所懈怠。
秋天是森林防火的关键季节,秦志平和队友穿戴专业设备,清理山路两旁的枯叶。
瞭望哨外,东至炼丹峰、南至天海景区、西至飞来石、北至701发射台中路岔口,3.5公里的巡护路段上,也留下了秦志平和同事们日夜兼程的身影。
劝导游客不要乱丢烟头,是秦志平的工作内容之一。有游客在山林旁边随意点燃香烟,秦志平立马小跑过去,劝导他们前往固定吸烟点。
夜幕降临,秦志平在瞭望哨里给队员们开会,强调秋季要加强巡护频率,同时注意保暖。
光明顶是观赏日出的绝佳地点。为占据有利地形,追逐第一缕阳光,一些背包客整宿待在光明顶上。深秋季节,风寒夜长,秦志平会打着手电穿梭山间,劝导游客不要生火。
傍晚,秦志平和队员们准备开始夜巡。
一些游客为了观看日出,选择在山上过夜。秦志平和队员进行夜巡,严防他们生火。
“近44年来,黄山风景区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想到这里也有我的努力,感到非常自豪。”秦志平说。
22年前,山东潍坊人秦志平来到黄山当兵,没想到会在这里安家落户。如今,40岁的他继续站在他曾守卫的地方,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黄山。
策划统筹:温沁 方舢
文字:方舢
图片:温沁
动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吴杰的
出品:安徽日报视觉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