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图2023年接待读者160多万人次
来源:大皖新闻 2024-04-25 13:34:17 责编:吕中石

大皖新闻讯  人间最美四月天,恰是读书好时节。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大皖新闻记者探访看到,虽然是工作日的中午,但来书店坐下来安静阅读的读者并不少。2023年安徽省居民阅读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居民阅读综合实力增强。2023年,安徽省图书馆年接待读者160多万人次。截至目前,合肥已累计投用城市阅读空间280家、农家书屋近1200家、全市实体书店超过1000家。

阅读区座位全满 文创咖啡各有特色

书香安徽,皖美阅读,新华书店安徽图书城位于合肥繁华的长江路,4月23日11点左右,大皖新闻记者看到陆续有市民来选购书籍或挑选书籍后,坐下来认真阅读。在二楼的一处阅读区域,座位大多被坐满。

“准备考研,这里能静下心看书。”小刘告诉记者,她在合肥一所高校读大四,也是这里的常客。

合肥包河区芜湖路上的一家书店,门脸不大,里面别有洞天。暖黄的灯光下,十几个座位已全满。没抢到座的读者,则排成一排,落座绘本区的地板上。

“在附近上班,中午的这段时间,也是难得属于自己的时间。”李先生笑着说,上有老下有小,上班和回家都是忙碌,但阅读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城市里,就需要这样的一个地方。”

“这算是人少的,周末满满的。”该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日的座位都是一早就被抢光了。

记者留意到,图书城除了丰富的书籍,还有一处文创区域,合肥元素的冰箱贴、书签、无纺布袋等产品一应俱全。包河区的这家书店,提供咖啡和简餐,咖啡杯上“存在且向上”的标签文艺且励志。

在常年关注实体书店行业的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程三国看来,中国的实体书店已经变成无所不包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经历了只卖书的1.0时代和融入咖啡、文创、文化沙龙等不同业态的“书店+”2.0时代之后,已经迈进探索更多可能性、重新定位自身价值的3.0时代。

全省阅读综合实力增强

省图年接待读者160多万人次

每个城市的图书馆,都承载着光阴,拥有丰富的馆藏和文献,既是文化殿堂,也发挥着公共服务空间的多元意义。“孩子的学校就是书香校园,有最美的图书馆。”何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在省图、市图和包河区图书馆都办了卡,寒暑假就“泡”在图书馆里。

4月20日,安徽省发布了2023年全省居民阅读指数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居民阅读综合实力增强,居民阅读总指数为73.14点,居民个人阅读指数为73.96点,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72.39点,分别较上年增加1.01点、0.95点、1.07点。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27本,每人每天花费近半小时(26.85分钟)的时间阅读纸质课外书。

记者从安徽省图书馆获悉,2023年该馆接待读者160多万人次,书刊外借100多万册次,持证读者30.1万人。

图书馆的建设,也在结合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而变。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第二批参与全国智慧图书馆系统支撑平台建设的省级图书馆之一,安徽省图书馆已上线AR导览服务,开展智慧图书馆应用场景体验,安徽省级节点平台实现了数字资源入库、管理、调度、接口输出等全流程管理,与国家图书馆一起构建全国数字资源可信仓库。2023年,该馆数字资源点击5700万次,下载160多万次。

全省52个国家一级图书馆

合肥已累计投用城市阅读空间280家

有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从1949年的55个增加到2022年末的3303个,增长了近60倍。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馆名单的通知》中,公示了一、二、三级图书馆名单。记者注意到,安徽省有52个图书馆上榜一级图书馆。

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成公共文化空间600个以上。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合肥市正积极推进文化空间建设,完善阅读空间文化功能,让市民享受更美好的“悦读”时光。

截至目前,合肥已累计投用城市阅读空间280家、农家书屋近1200家、全市实体书店超过1000家,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民惠民的阅读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市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选书看缘分

有共鸣更有实在的意义

一本书,或是打开世界的一把钥匙。“世界读书日”当天,记者也采访了两名“书虫”,分享和阅读的故事。

安徽姑娘小董,是一名学霸,目前研究生在读。去过很多个城市的她,最爱的是在当地打卡书店。“比如很有名的书店钟书阁,这是网红书店的代表,很多年轻人会喜欢去打卡拍照,喝咖啡下午茶之类的。”

她和记者分享,安徽比较有名的还有一家占川书局,“我去过黄山的和芜湖的,选书不错,文创也还可以。”除了内在的丰富,一家在芜湖古城内,一家在黄山屯溪老街附近,“环境很好,建筑也很漂亮。”

在小董看来,很多城市现在还有城市书房,“这点其实蛮好的,适合周末遛娃,看书自习,营造了很好的文化氛围。”

“我最喜欢的文学哲学类都有,在书店选书,其实好多时候都是看缘分。”小董坦言,很多时候,她觉得和一本书有缘就会买,还会去逛旧书市搜集学术书,参加书店举办的图书分享活动。

“我觉得对自己来说,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小董说,当她读到那些很有共鸣的文字,不仅在书里延伸了思想世界,更有很实在的意义。

“读书最好的目的就在于,你会发现凭借自身阅读构建起来的小世界,能以体恤式的温柔,消解自身的苦难。”80后的吴先生工作多年,每天坚持读书,也鼓励自己的学生多读书,“去见更大的世界,去开启更广阔的人生。”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摄影报道 通讯员 季婷 奚淼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2018主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皖ICP备17023592号

任何文字与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影像,侵权必究!用户须知免责声明关于我们

如有任何版权问题 请联系:ahnewsvip@163.com 电话:0551-6517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