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创新打造“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网络文化IP——
赏节气品美食 讲故事寻滁州
来源:安徽日报 2024-12-27 10:24:02 责编:吕中石

“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宣传活动进消防。


“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进校园,演绎“儒林宴”。


“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主题市集活动。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滁州市运用互联网思维、数字化手段,将短视频、漫画、文稿、书籍、市集、文化街区等诸多元素“合璧”,创新探索“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网络文化IP项目,深入挖掘和阐发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以小见大 传承传统文化

通过挖掘二十四节气这一古老智慧的现代价值,选取节气这一非遗代表作,可融入滁州人民追求天人和谐的时间观念,“不时不食 顺时而食”的民间传统,将节气、物候、美食、民俗做巧妙而细腻地梳理和阐释,展现节气之美、文化之味,引导人们了解非遗中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

为此,该市全面搜集地方美食,精选其中与节气时令对应的24道美食,逐一现场走访,挖掘整理每一道美食对应的时令要求、诗词景致、民间佳话、制作工艺、饮食习惯等,通过拍摄、描写、临摹谷雨采茶、处暑吃鹅、寒露品蟹等场景,形成系列视频、文章和漫画,立体呈现江淮百姓生活百般滋味。

“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讲述了多个“小故事”,比如儒林宴再现《儒林外史》里的儒林饮食文化,以天长烩鱼羹隐喻农村巧妇在苦日子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以琅琊酥糖寄托秦淮河畔与琅琊山下的相思之情等,这些美食故事彰显了滁州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风味。

从“单”到“融” 打造城市IP

创作团队着眼有趣、有料,以节气为基本刻度,选择联系紧密的代表性美食,进而从地理上关联成整个城市的美食地图,将非遗技艺、历史故事、民俗传统、地理风貌、时令美食等元素有机融合起来,打造一部有滋味、可品味的乡土志式的百科全书。

据介绍,40多人的视频团队,历时450余天,足迹遍布滁州8个县市区90多个乡镇,拍摄内容多达2000GB;10多位滁州本土作家,将对家乡美食的理解和情感浓缩在15万字的文章里;漫画老师一家家店铺打卡体验,一个个动作玩味揣摩,最终创作出极具生活感现场感的系列漫画。网络媒体平台每一节气捧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附上专属二维码,将传统图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沉浸式阅读体验。

同时,该市注重挖掘“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中蕴含的独特美学元素,以富有创意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传递,开发具有较强的辨识度和流量属性的文创产品,比如,美食画册包罗东南西北,文创书签涵盖春夏秋冬,麻布包里承载风味好物,手账本上记录点滴感受,竹筒香薰寄托缱绻情意,还有扑克牌、复古蒲扇、清雅水杯等系列周边文创产品,让这些“潮流风物”拿得出手、带得回家。

登“云”入“地” 放大传播效应

该市对应二十四节气制作24期精美融媒作品,将文字、漫画、短视频、二维码、动图等传播形态融于一体,在学习强国、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推发,每期全网阅读量均超百万。积极参加各类全网评比活动,先后获得“首届中国美丽乡村短视频大赛最佳组织奖、最佳摄影奖”“乡愁记忆类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铜奖”“美丽乡村我代言乡村振兴大型公益活动美丽乡村短视频组织奖”等荣誉。

滁州市还以“二十四节日里的滁州味道”IP为窗口,在合肥、上海、深圳等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文化交流合作,成为滁州城市新名片。在滁州遵阳社区、龙蟠南苑等地建成“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网络文化街区、社区;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系列活动,深受年轻群体喜爱追捧,场场火爆。建设“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主题非遗展陈馆,将书中的节气美食、历史文化在线下统一呈现,让参观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中,身临其境“品尝”滁州味道。

以文兴业 助力产业发展

“二十四节日里的滁州味道”主题市集活动首场直播收看突破546万人次,话题阅读量达1435.5万;举办#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直播连麦活动,话题曝光量近一千万次,众多风味美物破壁出圈。所辖各地梯次推出主题活动,带动产品销量迅速提升,先后出现天长甘露饼、定远三和千张卖断货,马厂羊肉面门庭若市等场面,儒林宴、太守宴、洪武宴等经典佳肴,逐步打响知名度,从小地方特色成为“网红”优选。

该市将节气美食与旅游资源融合,打造儒林研学游、静港星空露营、井楠围炉煮茶品牌活动,制作“会跳舞的南谯香菇”“鸡头果是一种乡愁”等特色节目,开发了美丽田园、森林人家、自驾旅居等特色体验活动。

“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推出后,带动产品变产业、单品变爆品、组团变集群,如定远县、天长市拓展鹅产品预制菜、羽毛球、羽绒服产业项目,形成了结构合理、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明光市充分发挥绿豆产业优势,举办二十四节气湖鲜节、名特优农产品展销节,产品供不应求;定远县打造“定有良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江淮米粮川,好味出定远”,赋能产业价值提升……

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网络文化IP正在落地生根,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为滁州农业强市、文旅强市添砖加瓦。(姚 远 徐 益)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2018主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皖ICP备17023592号

任何文字与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影像,侵权必究!用户须知免责声明关于我们

如有任何版权问题 请联系:ahnewsvip@163.com 电话:0551-6517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