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黄山毛峰跨越世纪的传奇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2025-03-26 09:52:33 责编:孙书文

今年是“中国十大名茶”黄山毛峰创制150周年。150年来,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从徽州深山走向世界舞台,成就了一段跨越世纪的传奇。

 3月15日下午,“第十七届黄山毛峰新品推广季”黄山毛峰创制150周年纪念大会在徽州区召开。活动现场举行了“谢裕大150周年纪念款”发布仪式。同时,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与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天猫启动“春茶山河行”计划,以数字化营销传递原产地春鲜;联合京东打造“专属茶园”,构建从种植到消费的全链路品质保障体系。

黄山毛峰创制150周年纪念大会活动现场。李丹青 摄

一叶传奇:从深山到世界

1875年,徽商谢正安在徽州区富溪村创制出黄山毛峰,开创了中国绿茶的新纪元。这一创举并非偶然,而是徽州茶人数百年技艺积累的结晶。谢正安独创的"三炒三揉"工艺,使茶叶形如雀舌,白毫显露,清香四溢,很快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1915年,黄山毛峰首次亮相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这是黄山毛峰首次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认可,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世界名茶行列。

改革开放后,黄山毛峰抢抓机遇,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通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实现了从传统农产品到现代商品的跨越。

2024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黄山毛峰品牌估值达51.52亿元,位居全国茶叶品牌前列。

日本中国茶协会会长王亚雷告诉记者,黄山毛峰的香气和口感充分体现了中国绿茶的精致工艺和自然风味,在日本市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而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看来,黄山毛峰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和文化底蕴,在中国茶叶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也为中国茶文化的全球传播作出了贡献。“王庆说。

守正创新:从传统工艺到科技创新

作为国内最大的黄山毛峰生产企业,黄山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现代技术的自主创新,建成连续化、清洁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名优茶加工生产线,先后荣获"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 "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等称号。

据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明之介绍,科技的加持让公司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智能化和数据化。“近年来,我们公司突破绿茶加工温度精准控制、连续化揉捻及做形等技术瓶颈,创建了绿茶自动化加工技术体系及生产线,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谢明之说。

黄山毛峰自动化生产线。李丹青 摄

黄山市以茶科技创新为核心,依托“茶产业大脑”数字化平台,实现了茶叶全程溯源管理。“每一片黄山茶都有专属的‘身份证’,从茶园采摘、企业加工再到销售流通,均可实现全程追溯。这一技术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更让国际买家对黄山茶有了更高的信心。”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朱舜球说。

2024年,黄山毛峰产量占黄山市名优茶总产量六成以上,一产产值占全市名优茶总产值43.3%。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品牌保护:从地理标志到地方性法规

活动现场,记者注意到,徽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安徽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与会嘉宾,并向各茶叶生产销售、茶叶包装印刷销售经营户发放“加强‘黄山毛峰茶’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公开信”。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茶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了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区繁荣,但仍存在假冒黄山传统名茶屡禁不止等问题。”徽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富溪乡黄山毛峰茶园。供图:富溪乡人民政府

黄山市现有茶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1个,中华老字号4个。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首批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全省两个,“黄山毛峰茶”项目位列其中。另外,作为全省首部茶叶保护地方性法规,《黄山市传统名茶保护条例》也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

“《条例》的实施将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我们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更为优良的市场环境。”谢明之说。

“我们呼吁茶叶经销户要严把进货来源关,做好索证索票工作,与合法授权用标生产企业签订合同协议,方可销售黄山毛峰产品。”徽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目前,"黄山毛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形成完整的品牌保护体系。茶企通过差异化定位,可开发出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黄山毛峰系列产品。

 徽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农业机械推广中心主任吴颖告诉记者,徽州区拥有茶园总面积达5.3万亩,预计2025年全区干茶产量达到2795吨,综合产值超22亿元。“未来,徽州区将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深入挖掘茶产业资源,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大文章,持续做优茶文化内涵,做长茶产业链条,做强茶科技转化,实现黄山毛峰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吴颖说。

 从徽商故里到"一带一路",从文人雅士的案头清供到寻常百姓的日常饮品,黄山毛峰用150年的时光,演绎着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将继续以其独有的芬芳,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记者 李丹青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2018主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皖ICP备17023592号

任何文字与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影像,侵权必究!用户须知免责声明关于我们

如有任何版权问题 请联系:ahnewsvip@163.com 电话:0551-6517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