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蒿粑解乡愁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3-04-23 15:46:13 责编:吕中石

▲ 六安市非遗推介现场展示蒿子粑粑制作过程    郑明玥 摄

小时候,没有麦当劳和肯德基,但在春天有蒿子粑粑可以期待,在乡村在田野,肆意地吧唧嘴,畅快地深呼吸。如今身在异乡,感受不到那种率意天真,但那一口醇香却深入骨髓,异常挂念。

一到春天,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有制作蒿子粑粑的传统,这道传统美食,一是纪念故去的人,二是为活着的人祈福。

今年谷雨,我早早回家,母亲已经将做好的蒿子粑粑端上餐桌,大快朵颐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为何自己不上手学做,这样以后就可实现“粑粑自由”。

母亲告诉我,蒿子粑粑制作技术十分简单,原料就是野生青蒿、米粉、腊肉,但是制作过程非常费时费力。果然,采摘青蒿成了最吃力的一件事,青蒿大多生在山林田间,要采到它,你得登田埂,爬小山坡,对体力有极高要求。采摘时,要选择最新鲜的青蒿,掐取嫩头,用手轻轻揉搓,鲜嫩多汁,清香扑鼻。

采集来的鲜蒿拣除杂质,在母亲的指导下,我将鲜蒿捧入手中,均匀用力,反复搓揉,汁液不断流出,逐步沥尽。沥尽涩汁后再进行漂洗,两三遍即可,然后放入经过热水浸泡的米粉。切记,米粉一定要烫熟,加米粉要趁热,拿个大锅铲子快速搅拌,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

随后,炒熟的腊肉丁出场,加入其中,用手捏搓成圆形即可,虽没上锅,但清香已经扑鼻,让人垂涎三尺。下一步就是上锅蒸制了,最好选用农村土灶和大锅,将捏制好的粑粑沿着大锅边缘贴好,小火开蒸,这样才能保证粑粑焦而不糊,同时也让腊肉的油脂和香味慢慢地渗透和浸润到整个粑粑里面。

大约半小时,蒿子粑粑就可以出锅了,掀开锅盖,青蒿香、米香、腊肉香完美融合,复合香气直冲脑门,这大概就是春天的味道。趁热吃,味道鲜香软糯,稍微放凉后,更加清香爽口。

制作蒿子粑粑耗时费力,所以家里每次都会多做一些,即使存放多日也不会变质,平日里还可以当做小零食,一杯绿茶,半块蒿子粑粑便可对付半天春光,如果勤快点,可以在锅里煎制一下,让其两面金黄,更是美味至极。

说来奇怪,只有在老家才能吃出蒿子粑粑最极致的味道,若换成现在的电锅蒸制,则立刻失去原来的味道。

安土重迁,看来,只有故乡的青蒿,一方土灶、一口铁锅、山间的柴火,才能做出最好的味道,这是食材的特性,更是地域饮食文化的基因烙印。(孔令晖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2018主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皖ICP备17023592号

任何文字与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影像,侵权必究!用户须知免责声明关于我们

如有任何版权问题 请联系:ahnewsvip@163.com 电话:0551-6517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