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晚,黄梅戏《天仙配》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青年演员扛起大梁,为首都观众呈现家喻户晓的动人故事、广为流传的经典唱段。
经典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一出,全场气氛走向高潮,现场观众叫好连连,掌声迭起!日前,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王莹和同事们把经典黄梅戏剧目《天仙配》送到北京、上海等地,她在剧中“七仙女”的扮相收获了一众年轻粉丝。
稍微熟悉黄梅戏的观众都知道,黄梅戏《天仙配》堪称经典。一代宗师严凤英饰演的“七仙女”享誉全国,这出戏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时代在发展,舞台艺术也在时代浪潮中发展,作为新生代“七仙女”,王莹坦言,既感到荣幸也感到压力,要拼尽全力做到最好。“黄梅戏的‘守正创新’,我们一直在探索。比如这次的‘七仙女’,人物塑造、唱腔等黄梅戏的传统特色我们会原汁原味地保留,但舞台灯光、服装设计、仙女舞蹈等,都经过创新编排,力求以全新的阵容、崭新的风貌呈现给观众。”王莹说。
“90后”王莹出生于艺术之家,父亲是太湖县的一名黄梅戏演员。“小时候泡在剧团,可以说是在剧团长大的,耳濡目染中,爸爸和叔叔、阿姨们唱的戏我也会唱了。”王莹告诉记者,父亲见她有点天赋,便把她送到专业院校学戏。
2004年,王莹顺利考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虽然年纪小,但是王莹身上的那股子灵气和天分被老师看在眼里,对她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其实回头看,老师对我要求高其实是在用心栽培,班主任是我的唱腔老师,她待我像妈妈一样,除了正常上课学习,还给我‘开小灶’,每周六我都去她家免费上课。”王莹回忆道,老师的关爱是她努力学习的动力,练功也倍加刻苦。5年系统的科班训练,王莹的戏曲功夫日臻成熟、出彩,2009年,她以优异成绩加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角儿”的演员不是好演员。练功房日复一日地训练,舞台上从龙套开始跑起,创作过程遇到瓶颈……通往“角儿”的路上,机遇与挑战如同“双生花”,也曾让王莹倍感压力。
梅花香自苦寒来,王莹从“小梅花”渐渐成长为舞台上的“七仙女”。眼下,王莹还自觉扛起弘扬戏曲的责任,参加送戏进校园活动,在戏曲研学团、社交平台分享黄梅戏台前幕后的精彩瞬间……“作为青年演员,传承好戏曲文化是使命,希望越来越多的观众了解黄梅戏、喜欢黄梅戏,也希望观众们从线上走进剧院,感受传统戏曲的舞台魅力。”王莹说。
(记者 朱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