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无人机视角下的黄山市屯溪区篁墩风光。记者潘成摄
7月23日,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苏村苏氏宗祠内,大学生志愿者正在为中小学生讲解古诗文,让孩子们在学习与实践中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本报通讯员何清摄
7月13日晚,上海中国大戏院内,黄梅韵响起,红楼梦回。
上世纪80年代的安徽十竹斋门店。(资料图片)
一城百戏待卿逢。作为深植安徽文化基因、融合现代建筑美学的全新地标,安徽百戏城6月30日将正式开馆。
6月21日拍摄的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波光粼粼。蓝天白云下,湖光山色美若仙境。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当北宋王希孟笔下的《千里江山图》,跨越九百余年岁月长河,化作舞台上灵动的舞姿,一场震撼人心的艺术盛宴即将在合肥上演。
俞宋桃在锻打铁坯,火花四溅,半片剪刀初步成型。
翟光宝正在制作古琴。
4月30日晚,黄梅戏《女驸马》赢得观众阵阵喝彩。图为演员二次返场。
龙眠山麓青瓦白墙的双溪村小院里,20盏桐油灯静静燃烧,烟顺着竹筒盘旋而上,细密的墨灰凝在倒置的陶碗底部——这是桐油徽墨制作中最关键的环节,火候稍过,整碗 ...
青阳腔省级非遗传承人江进(右)为青年演员柯敏上妆。受访者供图
大皖新闻讯 2025年元旦,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焕新打造的“HM.1953演艺新空间”将重磅亮相,外观设计理念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新年开年的重磅演出,是时下最流行的沉浸式新国风音乐剧...
“梨园佳弟子,无石不成班”。“石”指的正是安徽怀宁县的石牌镇。长江岸边的这座小镇,明清时期已是商埠林立,当时的徽戏、昆曲、青阳腔、黄梅戏等,都在石牌立足并发扬光大。在很依赖水 ...
刘当明(左)悉心教导傩戏爱好者刘君学习池州傩戏。
安庆黄梅戏会馆内上演黄梅戏《打豆腐》。记者李季摄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传统艺术表演形式正逐步迈向新的舞台。安徽省歌舞剧院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在抖音直播间成功打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第二舞台”,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剧院 ...
粤剧《白蛇传·情》
2023年11月29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安徽省徽京剧院复排的大型徽剧《刘铭传》成功演出。
2023年12月25日晚,黄梅戏《天仙配》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青年演员扛起大梁,为首都观众呈现家喻户晓的动人故事、广为流传的经典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