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黄山市新安江边的屯溪河街人头攒动。流光溢彩的徽州漆器、巧夺天工的庐州蛋雕、清香四溢的绿茶制作……一项项多姿多彩的传统非遗技艺,点燃了徽州古街的烟火气。
每年春节,绩溪县伏岭镇以“来绩溪过年品伏岭味·道”为主题,让非遗“活起来”,乡村旺起来。(资料图片)通讯员李晓红章晓璇摄
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素称“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皖西儿女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通过口传心授、世代延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物 ...
《杨八姐闯幽州》剧照。(资料图片) 简介 传统经典泗州戏《杨八姐闯幽州》由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演出,讲述了宋朝时期杨家将的故事,杨八姐女扮男装独闯幽州,刺探军 ...
金秋时节,正在安庆美术馆展出的《有版有演-2023’安庆版画·黄梅戏戏曲题材作品展》共计展出作品53件,是我市以中青年版画家为主,部分老版画家和青少年学生历时一年多时间创作的版画作品...
233年前,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为代表的“四大徽班”进京献艺,众多名角同城竞技、花雅争胜。如今,“新徽班”——安徽演艺集团再次来北京,将“复活”宫廷演剧,让老戏本回归舞台……
近日,在肥西县柿树岗乡,民间艺术团在表演莲湘舞。作为传统的民间舞蹈,莲湘舞已成为当地特色文化品牌。朱家秀崔旋摄
扫码阅读更多内容
本报讯(记者武长鹏任雷)9月3日至5日,2023亳州第四届二夹弦戏曲大赛在药都大剧院举行。来自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地22个院团的300余名戏曲名家、新秀齐聚一堂,弘扬二夹弦戏曲文化。
非遗剪纸。人民网记者王锐摄
中新社合肥7月17日电连日来,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何云一边忙着演出,一边排练黄梅戏经典选段《天女散花》《谁料皇榜中状元》,她将于9月跟随安徽演艺集团组建的 ...
走进安徽歙县,街上、古城楼上,都悬挂着鱼灯,许多酒店、民宿大厅也挂着鱼灯。
如果记述一段历史用的是文字,那么记录传承一个地区千百年民俗文化最好的载体莫过于戏曲歌谣了。
大皖新闻讯 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花鼓灯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文化和...
剧照由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提供
嗨子戏,安徽省阜南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5月27日,“六一”到来之际,由安徽省文联主办,省剧协、合肥市包河区委宣传部承办的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暨第24届...
5月9日,在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望江挑花展示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世福向小学生介绍挑花历史。
5月11日晚上的长江武汉段,岸边霓虹闪烁,轮船在长江惬意游弋,江滩大舞台的周围满是或站或坐的观众,来自湖南、重庆、湖北、河南、江西、安徽的节目轮番上台,一场由文化部举办的“大地情...
5月1日,应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邀请,阜南县演艺中心排演的国家级非遗嗨子戏《墙头记》参加浙江2023南湖戏剧艺术节展演。
“徽州三雕”是古徽州(一府六县)木雕、砖雕、石雕的统称,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皖南山区里,随处可见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桥梁等建筑上,无不镶嵌着精美的“三雕”珍品, ...
近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文正在制作笔头。
点击数: 4月27日、28日,安徽省新时代现实题材优秀小戏示范汇报演出、优秀音乐舞蹈作品展演在安徽艺术剧场拉开帷幕。全省共有11家文艺院团、2所艺术院校等创作的多个精彩戏曲、歌曲、 ...
中安在线讯 5月1日至3日,第二届《梅花绽放》全国黄梅戏名家戏友演唱会,在合肥市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好人剧场举行。演唱会由合肥市黄梅戏戏友协会主办,安徽省黄梅戏爱好者艺术交流...